-
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啟示
- 發布人:admin 發布時間:2017-09-12 20:48
-
稻盛講哲學,講利他、講善、講德,他另外還講了一條,叫“燃燒的斗魂”,就是要有非常強烈的進取心。
面臨二次破產風險的日航集團,在稻盛和夫的領導下,不但當年實現扭虧為盈,而且一躍成為全球利潤率最高的航空公司,這不能不說是世界企業經營史上的“神話”。
數字可以證明“稻盛神話”的含金量。2009年底,日航因負債2.3萬億日元而破產,銀行損失5500億日元,44萬股民的股票歸零;盡管國家注資3500億日元,但輿論幾乎100%地認為日航肯定“二次破產”,即使稻盛去了也沒用。
2010年2月1日,經日本政府再三邀請,時年80歲的稻盛正式“履新”日航。日航在2009年虧損100億日元的逆境中,2010年實現利潤1400億日元,連續兩年創造歷史記錄;第三年稻盛離開后,日航利潤仍然是世界第一。
裁員三分之一、價值觀改造、阿米巴經營,是稻盛上任后的“三把火”。前者只要制度合理、措施得當,從日航5萬名員工中裁掉1.6萬人,只是數字的變化;但是,當稻盛推行在京瓷、KDDI被證明正確的經營理念時,卻遇到強大阻力。
稻盛認為,既然來到日航,第一條就要追求日航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然而,該提議卻遭到幾乎所有人的反對。
即使留下的員工,包括飛行員都要減30%的工資,至少減掉20%左右;社會輿論也不能接受,我們公司內部也覺得沒有這個必要,首先是把國家的錢還了。在這種情況下你怎么強調員工的幸福?
交鋒
交鋒從餐桌開始。2010年2月8日,稻盛到日航剛好一周,吃晚飯的圓桌上,一位名為菊三的年輕董事向稻盛提議:稻盛會長,你講的經營理念在京瓷適用,在日航不適用,你要把理念收回去。
稻盛:為什么?
答:日航有8個工會,你不追求他們的幸福,他們都追求自己的幸福,你提出這個理念,他們會得寸進尺。
稻盛:日航現在這么困難,我們把實際情況告訴大家就行了。
答:把實際情況告訴大家,就是給他們提供了向經營團隊進攻的炮彈。
稻盛:作為領導不相信部下怎么行?
答:這里的員工不是京瓷的部下,他們有的是無賴,不管企業死活,只管自己的利益和本部門的利益,我們經營者平時搞不過他們。
你來我往,兩個人于是就爭起來了。因為菊三是不主張讓日航破產重建的,一破產日航把牌子砸掉了,沒人來支持日航,日航肯定二次破產,他提倡跟銀行、財團商量內部解決。他其實已經準備辭職了。
后來稻盛生氣了,拿餐桌上的濕毛巾摔過去并訓斥:混蛋,你胡說什么。
雖然是吃晚飯、喝酒,但是稻盛畢竟是董事長,發怒了,場面很尷尬。
見眾人緊張,稻盛馬上“圓場”:大家不要緊張,菊三君提出的問題不只是個人想法,他提出這個問題證明他在認真思考企業的問題,這不是壞的,是好的。
統一經營理念實際上是日航成功的關鍵舉措。稻盛到日航后,針對日航是服務性企業的特點,把京瓷的理念稍微做了調整:在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幸福的同時,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提升企業價值,為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作出貢獻。
日航全員價值觀的統一,為推行阿米巴經營奠定了基礎。現在日航每天有近千架客機、貨機飛往世界各地,推行阿米巴管理后,當天所有的數據全部出來。也就是說,用今天的數字指揮明天的經營,數字明確了,大家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了。
如果這條航線,在很多運營指標上趕不過全日空,那么,我們必須在三個月內就要趕上全日空;再如針對每年航空的淡季,日航搞了60多年,每年2月份都虧本,稻盛去了一年,2月份就賺錢了。比如說這一架是777飛機,有300多張票,但是客人就買了100張票,馬上就換成737。
就連曾經是飛行員的現在的社長,也曾被稻盛嚴厲批判過。有一次,他因為沒有答出駕駛員的頭盔修理費用,遭到稻盛的調侃:“我很佩服你,你有1400名部下,你連這個數字也都不知道,你把他們管得好好的,你很有本事。”
稻盛這么一說,其他在座的人就慌了,他們那些官僚不到基層去,但是為了要這個業績報告會可以開好,每個數字要說得出所以然,所以他們就趕快問科長,趕快問現場的人,自然而然就把現場的情況掌握了。
2013年5月,稻盛去參加巴西盛和塾的20周年大會。有人問了他一個問題:“對于日航的成功,有人認為是你的個人魅力,有人認為是你的經營哲學發揮了很大作用,還有人認為是阿米巴經營模式,這三個原因,哪個最重要?”
稻盛的回答出人意料:“主要是我讓日航的員工感動了。我已經80歲高齡,身為航空行業的外行,不拿一分錢報酬,沒有任何私利,原來與日航也沒有任何瓜葛,冒著‘玷污晚節’的風險拼命工作,員工沒有不努力的理由;
還有一個原因,叫天助,看到我奮不顧身的樣子,神靈、上天、或者說是自然,因感動而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換句話說,日航重建,是這個世界的‘絕對存在’讓我做的。如果不是這樣,我認為日航如此奇跡般的回升是不可能的。這種偉大的存在,援助、推動,并讓我參與了日航的重建。”
稻盛經常對企業家講,為什么我能成功?
其實大家都知道,阿米巴模式也很簡單,為什么我行你們不行?他講了一個過去的故事,一個小部隊偷襲一支大部隊,是從高山上下去,對面不知道。但是要沖下去,那個坡很陡,馬不敢下去。突然看到對面一個更陡的坡上,一個鹿沖下來了,將軍說鹿沖得下來為什么馬不行?他就鞭子一揮,快馬加鞭地沖下去,其他人也跟著沖了下去,消滅了敵人。
為什么鹿行,馬不行?為什么我行,你不行?我的哲學和阿米巴模式,沒有任何復雜和神秘的地方。所以這個領導人的率先垂范最重要,這是成功的第一條。
實際上,成功是有規律的,而且有可量化的方程式,盛和塾的塾生都知道這個方程式: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是人的能力,包括人的智商、健康狀況、運動神經等因素,0到100分;第二是努力程度,從懶漢到勞動模范也是0到100分;最關鍵是思想人格,這個是負100分到正100分,這三者相乘就是衡量成功與否的結果。
作為人,何謂正確?
大道至簡,這個世界上一切壞事之所以發生,無非是該做的沒做,不該做的卻做了。因為人心有三毒,主要是貪、嗔、癡。王陽明說“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破”,因為他破過山中賊;你要把貪、嗔、癡從心里連根拔除,這個是不可能的,稻盛講貪嗔癡也是智慧,不能過度。
人的心靈好像花園,既可以滿園芳香,也可以雜草叢生,而這個雜草有猖狂的特點,如果不去管理,不去醫治的話,雜草能把鮮花淹沒。人的私心也是這樣,如果你放任的話,人的私心會把良心逼到角落里去,碰到事情的時候你不是用良知、良心來判斷,結果你就失敗。
但是難就難在這里,花園里面拔草,我們想盡一切辦法斬草除根,但是人的私心是需要的,不能全部把它排除,否則你在社會上不能生存,有時候為了自己的正當理由還要爭取。所以,稻盛就說要拓展良心(利他之心)比例,正確判斷事物的心態是這樣的,利他心要占到80%以上。
稻盛講哲學,講利他、講善、講德,他另外還講了一條,叫“燃燒的斗魂”,就是要有非常強烈的進取心。翻譯過來就是:揚起自力之帆,迎來他力之風。
稻盛說我們個人就一條小船在大海里面航行,我們可以拼命劃那個槳,但是我們走不了多遠。如果揚起這個帆,借自然的風,乘風破浪,快速前進。但是這個帆上如果都是破洞的話,這個風來有沒有用?有時候反而讓你這個船不能前進了。所以你要首先要自力,首先你要心靈純粹。
稻盛的高明之處在于,相對古人描繪的“桃花源”、馬列主義的共產主義、孫中山的大同世界,大多都是“宏大藍圖”,都沒做出來。稻盛在他的10萬名員工當中已經實現了,如果我們拷貝的話,就是圣人賢人追求的理想變成現實,這就是利他文明的新世界的雛形。
來自:商界評論
- 上一篇:績效管理的巨大推動力 下一篇: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演講(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