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江湖】拉勾 VS. 獵聘:招聘行業的攪局者
- 發布人:admin 發布時間:2017-09-11 21:50
-
互聯網正在重洗一切傳統行業,這次輪到招聘領域。
其實,招聘本是互聯網滲透傳統行業最早的領域之一。但是,前期的招聘模式無論是從產品設計出發,還是從商業模式出發,都很難擺脫傳統模式的陰影,只是“在線”這一形式不同而已。51job、智聯招聘這些用互聯網形式做招聘的公司正在成為互聯網人眼中的“傳統招聘網站”,而與此同時,來自互聯網的創業公司則正在從中開辟新的機會。無論是服務獵頭的獵聘網、獵上網,還是要重新定義新規則的拉勾網等,互聯網在用不同的方式嘗試著對招聘這個行業的重新洗牌。
拉勾與獵聘,即是這輪洗牌中的中堅力量。去年3月底,依托3W咖啡創建的拉勾網拿到貝塔斯曼A輪500萬美元投資,僅5個月后,拉勾網又宣布拿到了啟明創投的2500萬美元B輪融資。幾乎與此同時,獵聘網更是拿到了驚人的C輪7000萬美金。數字上的遞增不得不讓人嗅到了資本對這個行業的狂熱追捧,以及拉勾和獵聘這兩支新興力量。
不過,了解招聘行業的都知道,這兩個“新秀”卻也是一對難解的“冤家”。去年3月,拉勾網在其官微發出聲明,稱其產品設計遭到獵聘網侵權,獵聘網部分頁面的功能架構到設計等涉嫌抄襲拉勾。對此,獵聘網方面的UI設計師在微博中予以否認。之后,此事不了了之。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北京地鐵里,竟也同時出現了拉勾網和獵聘網的廣告,頗有點“冤家路窄”的意味。當然,我不是判官,無權判定誰對誰錯。今天,我們只來簡單分析下這兩個“冤家”在攪局招聘行業的過程中,有何不同?
1.用戶定位不同
拉勾和獵聘雖然同屬新興招聘企業,但雙方對于用戶定位卻有很大不同。
拉勾網的誕生和3W 咖啡有很大關系。開業于2011年的3W 咖啡對自己的定位是互聯網人士的線下聚集地,正如它的slogan所說“這就是互聯網的圈子”。而在圈子里,有聚集自然就會有流動。當流動的人群規模越來越大時,幾個人便萌生了做招聘的想法。
因為圈子伴隨而來的關系,拉勾網便想在互聯網行業深耕,只服務于互聯網職場人。不僅包括招聘服務,還包括職業規劃等。拉勾網想通過垂直于互聯網這一細分行業,再用相對精細化的服務提升產品附加值,目的則都是取代位于行業中低端位置的獵頭。
與拉勾專注垂直細分領域不同,獵聘網是一個服務于全行業的招聘平臺。不過,其將網絡招聘與傳統的獵頭模式結合,只服務于中高端人才。
獵聘網CEO戴科彬認為,不同層次的人對于招聘服務的要求也不一樣。傳統招聘網站大多數是在做廣告,或者說是個信息發布平臺,但是最近幾年電子商務的發展已經告訴我們,互聯網也在配搭服務,現在的互聯網,已經不是僅僅通過信息互通賺錢,而是要用服務賺取更大的利潤。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用戶,也正在通過網絡獲取更好的服務。所以,基于這個邏輯,獵聘網從全行業出發,主打“精英人士”。
拉勾網CEO馬德龍則直接把獵聘的服務模式,和智聯、51JOB一起歸到了“傳統招聘企業”的行列。馬德龍認為,獵聘和智聯、51job一樣,只是延伸了招聘行業的服務場景,卻并沒有提升服務品質。拉勾認為,未來招聘行業服務的提升,必然體現在對用戶職業發展規劃的有效幫助上,但做全行業的招聘企業,是沒有辦法提供這樣的幫助的。因為你不可能什么行業都了解。
當然,不能說拉勾和獵聘的定位誰對誰錯。另一個角度而言,拉勾做的是垂直深耕,獵聘做的是橫向細分。
2.產品思路不同
產品設計層面,拉勾網和獵聘網的思路有所不同。
拉勾網因為服務互聯網職場人,所以其也將網站作為一款互聯網產品來運作。在拉勾網的產品設計上,針對用戶體驗細節,不斷優化。比如,我們公司作為招聘方,在拉鉤上可以直接寫面面,而不用寫北京面面科技有限公司。企業主頁,除了有詳細的職位需求和公司介紹,還有創始人簡介、微博地址、接受過的媒體采訪也會被一并呈現。具體的職位之外,用戶還能按照企業的融資階段進行篩選,并附有投資機構信息。
顯然,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展示企業,工資高福利好之外,每家企業還可以用更加立體化的方式來展現自己對求職者的吸引力,而上文中提到的各種背景因素,都可以拿來為企業背書,無論公司規模的大小。
而獵聘網則不同,戴科彬認為,獵聘本身并不是對傳統在線招聘網站做出了顛覆式的改變,而是在諸多細節方面對原有模式進行了改造和優化,以適應中高端人群的需求。
所以,一定程度上說,獵聘網本質是傳統招聘網站的升級版。拉勾網則更具有創新一些。
3.商業模式不同
在商業模式思維上,拉勾網和獵聘網有一個共通之處,即招聘網站不是僅僅通過信息互通賺錢,而是要用服務賺取更大的利潤。但是,操作模式上還是有很大不同。
虎嗅網曾經對獵聘網的商業模式做過詳細分析:
獵聘網上有三種用戶:獵頭、人才和企業。目前營收主要來源于B(企業方)、C(求職者)兩方面,而獵頭免費。
針對B(企業方)的收費模式,有職位發布、簡歷下載、雇主品牌(廣告),根據服務內容、周期(月度、季度、半年、一年)組合推出了不同的套餐。
針對C(求職者),獵聘網推出了增值服務收費,比如簡歷置頂、群發簡歷、可以主動電話、私信聯系獵頭、HR等,有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等4鐘套餐。
針對H(獵頭),獵聘網是免費的。因為獵頭為企業獵聘中高端職位,獵聘網主打獵頭,很清晰表達了針對中高端候選人定位。獵頭的特殊身份、獵頭帶來的中高端職位,自然會吸引中高端人群的到來,快速完善獵聘網人才的數據庫,然后通過人才數據庫從B(企業)變現。效果和電影請偶像大牌明星,吸引眼球、擴大觀影群體的效果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和獵聘等其他招聘公司有所不同的是,拉勾網的商業模式更加互聯網化。在招聘環節,其不會向企業和用戶收費,而如果企業在拉勾成功招聘到求職者,將會向企業收取月工資20%左右的服務費,而求職者則完全免費。
這種向企業收費(結果導向)、向個人服務(免費體驗)的邏輯,無疑更大膽。
4.品牌打法不用
互聯網企業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實現融資和高估值,這肯定和其善于品牌造勢和營銷傳播有關。拉勾和獵聘作為出身互聯網的招聘企業,在品牌造勢和營銷傳播方面也是高手。
但是,二者的打法卻有很大不同。獵聘網無論是從廣告還是品牌公關的角度,喜歡高舉高打。相信大部分人了解獵聘網都是從其在樓宇與地鐵里大力猛推過的廣告而來的。不可否認,打品牌,正是寶潔出身的戴科彬擅長的。
而拉勾網則不一樣,在品牌宣傳層面,它則更貼近用戶群體——互聯網從業者。所以,我相信大部分人了解拉勾網基本都是從各大科技媒體的banner廣告而來的。而且,這次的拉勾地鐵廣告,也是第一次。有意思的是,廣告語簡單直接——“互聯網人換工作,上拉勾網,不解釋”。
所以,總結而言,在品牌打法層面,獵聘選擇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而拉勾選擇的是自下而上的方式。
當然,無論如何,這兩個冤家也算是招聘行業佼佼的“攪局”者,值得其他在線招聘企業學習。來源:快鯉魚
更多有關“企業管理經驗”文章,請見hr361人力資源培訓:
- 上一篇:【管理絕招】星巴克的授權法則:讓清潔工決定 下一篇:【標桿管理研究】包政:誤讀華為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