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導不是天生的,是“演”出來的
- 發布人:admin 發布時間:2018-01-13 21:25
-
美國第40任總統里根的故事
里根曾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過去這么多年,我常常聽到別人提出疑問,‘一個演員怎能當好總統?’有時我的疑問卻恰好相反,你怎么能是總統而同時不是演員?”里根在做美國總統時,經常和幕僚們開會到深夜,累得筋疲力盡。但是當他一返回官邸,就會下意識地挺直腰板,挺起胸膛,恢復平時精神抖擻、春風滿面的樣子,因為常有記者等候在這里準備采訪他,即使內心再不情愿,也必須做出一副非常精神的樣子,讓大家感受到他的良好狀態。人生如戲,全靠演技,職場同樣如此。在今天這個靠實力,更靠演技的時代,一味地埋頭苦干可能只會讓你不斷地走向平庸,甚至逐漸被埋沒,而那些能夠在職場里如魚得水的人,無一不是演技派,都具備一定的表演能力。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斯皮爾伯格、甘地等這些世界級的優秀領導者,其實都是性情內向的人,但他們同時也是非常好的演技高手。一方面遵從自己的內心,另一方面又很好地扮演著角色需要的戲份。因為他們明白,作為一名領導,除了具備相關的素質和能力之外,還要看起來像是領導,至少應該學會演一個領導,哪怕是從表面上開始。或許有人會說,職場中那些所謂的演技派,大多都是裝腔作勢的人,總覺得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在作秀,因為他們假裝自己很優秀的樣子真的讓人很討厭。這種想法固然不錯,但其實我們忽略了一點:當一個人演的時間久了,它可能演著演著就成真的了。哈利·愛默生說:“生動地把自己想像成失敗者,這就使你不能取勝;生動地把自己想像成成功者,將帶來無法估量的成功。偉大的人生以你想像中的圖畫——你希望帶來什么成就,做一個什么樣的人——作為開端。”有這樣一個故事許多年前,有一個出身貧寒的小姑娘,她到紐約市第五大街的一家裁縫店里,應聘當打雜女工。上班后,她經常看到很多同齡的女孩坐著高檔轎車來店里挑衣服,她們和店里的女老板一樣,妝容精致,衣著華貴,高貴典雅,大方得體……這個小姑娘當時就想:這才是女人們應該過的生活。于是,一股強烈的欲望自她的心中升起:我也要當老板,成為她們當中的一員。從此以后,每天開始工作前,她都要對著那面試衣鏡,很開心、很溫柔、很自信地練習微笑。雖然只穿粗布衣裳,但她想象自己是身穿漂亮衣服的夫人,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彬彬有禮,深受那些女士們喜愛。雖然只是一名打雜女工,但她想象自己已經是老板,工作積極投入,盡心盡力,仿佛裁縫店就是她自己的,因此深得老板信賴。不久,就有許多客戶開始對老板夸獎小姑娘:“這位小姑娘是你店中最有頭腦、最有氣質的女孩。”女老板也說:“她的確很出色。”又過了段時間,女老板就把裁縫店交給小姑娘管理了。漸漸地,小姑娘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安妮特”,繼而成了“服裝設計師安妮特”,最后終于成了“著名服裝設計師安妮特夫人”。安妮特的成功,固然得益于多個方面,但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無所有的她敢于假裝自己成功,并不斷去重復表演、練習這種成功,結果自然夢想成真。大家都知道,21天就可以養成一個習慣,不論好壞。當一個人開始去演好某個角色時,實際上他已經走上了改變之路。從不會到掌握,從生疏到熟練,從不懂到透徹。演的越來越像,也越來越適應這個角色,最后就能一步步成長為那個優秀的自己。沃倫·本尼斯說:“領導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戴夫·帕爾默將軍說:“隨便給我找個人,只要不是精神分裂癥,我就可以把他培養成一流的、優秀的領導者。”因此可以說,領導是可以練出來的,任何一名優秀的領導者都是有意識訓練的結果。如果你想要成為領導,就應該有意識地去培養這方面的意識和行為,要表現得像一個領導。領導好做,只要你“演”的像個領導;領導不好做,因為要“演”到骨子里都是領導,讓你的領導氣質在舉手投足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是需要下大功夫的。比如在職場中,我們可以假裝自己已經是公司里的重要人物,有著很高的職位,那么這就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最好,無論哪個方面都嚴格要求自己。因為既然假裝自己是一個成功人士,從心理上就不允許別人挑自己的缺點,每一項工作任務都要做到盡善盡美,也許正是這樣,我們才會快速進步,工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慢慢地真的成為一個成功者。卡耐基說:“如果你想翻過墻,你得先把帽子拋過去。想要變得優秀,你得先建立一個優秀的模板給自己模仿,先演出一副自己非常優秀的模樣來,這樣,在潛移默化中,你培養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時間長了,自然就離優秀近了。”等到你真正行動起來,演出你想要成為的模樣時,你將會主動會完善自我,保證自己各方面都與理想中的那樣相匹配,你會努力去做到讓大家認可,讓身邊的人支持。一旦邁出這一步,等于你破釜沉舟,堵死了所有的退路,進而以此去倒逼自己,在演的過程中不斷調整優化,盡可能地提升自己,最后演出一個大家都想看到的成功者的樣子來。當你做到了這一點,那就是你成功的時刻。總之,每個人的職場都需要自己去演繹,你演成什么樣子,最終就會成為什么樣子。種瓜得瓜,求仁成仁,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作者:陳卓 來源:管理智慧 - 上一篇:郭廣昌:鍛煉、閱讀、學習,人到中年不油膩! 下一篇:7個經典故事,看老祖宗是如何做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