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起步階段的創業公司來說,首先要考慮的是要生存下來。而公司天生就是要競爭的,在一家公司剛呱呱落地,就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競爭對手,甚至是行業大佬。對創業公式來說,大佬們的隨意一擊可能就是致命一擊,根本無法還手。但有這樣一家飲品企業,在強敵環繞的飲品行業殺出了一條血路,他們是怎樣做到的?
內容創業是和樂純這個品牌最大的相關性,我相信大家都應該理解一個品牌的本質是商品加上好的內容。接下來我跟大家講一個故事,無論是內容創業者、還是產品創業者我都希望各位能從中獲得啟發。
是什么殺死了龐大的品牌
第一個故事叫吃貨的時尚。在五年前的時候,中國有一家非常成功的時尚品牌公司,這家公司當年的銷售額有一百個億,凈利潤大概在15個億左右。
但這家公司在2015年的銷售額跌到了50個億,凈虧損4.5個億。他的品牌是美特斯邦威,這個案例提出了一個我個人認為非常重要的問題,是什么殺死了龐大的品牌?
我認為所有殺死龐大品牌的因素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殺死我們所謂的新興、更加前沿的小品牌。對于這個問題,有一些非常常見的答案。
第一個答案是互聯網或者是電商,這個答案肯定是錯的。如果它是對的,沒有辦法解釋為什么ZARA在過去五年的銷量一直在攀升,五年前的時候銷售額是20億,但是到去年已經破一百個億。互聯網最多只是暴露了本來就存在問題的品牌,讓本身有價值的品牌做到更好。
什么殺死了龐大的品牌?我的答案是滿足用戶需求的能力。
這是為什么我提出未來的吃貨公司、消費公司,運作越來越像時尚公司,當我們講消費升級的時候,意味著用戶持續快速迭代,而且越來越感性的需求,他和十年前的非常單一的功能性的需求不一樣。
做好營銷,搭建用戶驅動組織架構是關鍵
我相信大部分的創業者天天都在想如何做好營銷這個問題。稍微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想下一個問題,如何做產品。對于內容創業者來說,產品就是你的內容;對于商品創業者來說,產品就是你的商品。
一個好的互聯網產品經理會告訴你,80%的傳播是產品方幫你做到的。這個產品其實是無處不在的,舉個例子,比如說這個PPT,是我自己手繪的PPT,它本身就是一個商品,也是一個內容,但它具有很好的傳播性,大家愿意拿手機拍攝記錄下來。
當你回答說如何來做產品的時候,你要真正回答的問題是如何滿足用戶需求,這注定是一個持續迭代的、快速變化的需求。要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你要想的再退后一步的問題是如何打造一個柔性的供應鏈。
它包含三個環節:
第一,現在市場上有一小撮消費者,一個細分的群體,有一些新的需求,能否快速的把這個新需求收集上來?
第二,能否快速把這些新的需求轉化成產品?
第三,你能否快速精準的,把滿足新需求的新產品推到有新需求的用戶手里面?
這就是所謂的柔性供應鏈。
對一個品牌來說,可以通過兩件事情給用戶創造價值,商品或者是內容。當我們講供應鏈的時候,不僅僅是品牌與商品,也是品牌與內容,如何快速的拉和推,這就是如何打造柔性的供應鏈。
當你回答如何打造柔性供應鏈的時候,再退后一步,如何搭建一個用戶驅動的組織架構,是你的組織架構最主要支撐了你的整個柔性供應鏈。如果大家仔細去看美特斯邦威跟ZARA在過去五年的區別,根基在組織架構上面,你的組織架構究竟是公司從上往下驅動的,還是用戶從下往上驅動的。
榴蓮酸奶的味道吃貨們說了算
今天要講的第二個故事,是我們自己的故事,作為一家有38萬成員的吃貨公司,在今年3月份給徐小平匯報工作,跟他說,樂純做了一件特別給國人長臉的事,現在全中國最最頂尖的酒店,包括半島酒店、華爾道夫、洲際、四季、香格里拉都在使用樂純作為他們的御用酸奶,以前他們從來沒有采用任何的國產酸奶。徐老師自己是一個大吃貨,他興奮的同時,問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們在4月份的時候,推了一款新的產品,是全中國第一款,甚至是我們知道的范圍內全世界第一款量產的“榴蓮酸奶”。有個用戶試吃之后說,吃你們的酸奶,感覺我吃每一口都特別像吃熟的榴蓮。
怎么做出來的?我們先做了兩件事情,這兩點是我認為任何一個中國優秀的互聯網產品經理,他都懂的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我們找全中國最在乎榴蓮的用戶來參與。我們在內容渠道上輸出了一篇內容,就是講一個故事,說我們想為全中國的榴蓮愛好者打造一款吃上去像榴蓮的榴蓮酸奶,我們需要這樣的幫助,請加入我們一起來做這個東西。
第二件事情,我們為這些人設計了一款產品,他們來試吃,吃了之后馬上迭代,我們再為他們身邊的一小撮人設計三款產品,一直到他們對這款產品完全滿意,而且愿意把這款產品傳播出去為止。我們做的像一家互聯網公司一樣,我們給到遠超競品的預算。這款榴蓮我們加了50%的預算,我們把最好的馬來西亞的榴蓮作為選材,對于極少一部分的群體來說,他們能夠吃得出這個東西的區別。
用戶需求先行于產品研發
我有另外一個觀點,未來的吃貨公司是在產品研發還沒有開始之前,就開始滿足用戶的需求。
舉一個例子,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們開始做我們第二條產品線,一款吃不胖的零食,包括堅果和谷物。我們先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輸出一篇內容,輸出之后,發現反響特別好,于是邀請更多的人加入,我們發現閱讀量是平時的三倍左右。我們原封不動的把這個內容貼到知乎上面去,選了一個精準知乎的問題,“最適合在辦公室吃的零食是什么”,貼上去的時候,大概有五千的關注。
一個半月以后,我們貼上去像廣告一樣的答案,不僅僅是這個問題里面點贊數第一,現在應該是整個知乎網站所有話題點贊數TOP10。我們在答案底下放了一個二維碼,“如果你想要加入,我們一起來做這樣一款東西”。這相當于快速收集精準用戶的需求,把它轉化成產品再給他們。到現在有超過12000的人報名來研發這個東西,我們選了一波人參與研發。這是一個獨立品牌,我敢說這里面有90%的人不知道樂純是什么。
回到我一開始講的組織架構,這些看上去效果非常好的營銷活動,它的根本是在于組織架構的支持,而不是創意。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快消品公司的組織架構,我把它叫做產品型驅動公司的組織架構,有研發部、市場部、銷售部。樂純有一套完全不同的組織架構在支撐整個柔性供應鏈,支持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這是樂純的組織架構,在未來五到十年里面,我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中國企業的組織架構和運營方式的變革,會帶來一批全新的食品公司和消費品公司,和以前的寶潔、雀巢、可口可樂這樣的一些品牌公司會有非常大的區別。這些國產公司能夠帶來世界頂尖品質的產品,就像樂純一樣,讓國人感到自豪。
作者:姚宇濤